为什么在公共场合里大家明明被影响到了,却对影响公共秩序的人放任不管?

昨天和蒋老师去看电影《被光抓走的人》,这部电影试图去探讨爱情(或者是婚姻)的本质,热恋是爱情吗?寻死觅活是爱情吗?相伴十几年还有爱情吗?当甜蜜生活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了琐事的尘埃,不可避免地因为矛盾和争执被撕开又愈合,还算是爱情吗?

目前来说这部电影的口碑还是总体偏上(豆瓣7.1分),至少在剧本与创意,卡司演技的发挥上都得到了蛮多的好评,虽然在探讨同性恋的部分删减了部分内容,结尾还使用了一个开放式结尾,有网评表示这部电影深度不够,但我觉得电影还蛮不错的,至少值回了票价。

一出好戏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的,是在昨天影厅中发生的“一出好戏 ” 。事情的大体经过就是座位前方坐了一对没素质的情侣,影片刚开始,男生(就叫他会议男)以在会议上发言的音量表达“咳,这地应该是在重庆拍的(其实影片是在湖北宜昌进行摄制),重庆雾就是很大,我上次去的时候雾比这还要大”,在我提示后男生稍微压低了自己的音量,但还是和女生全程叽叽喳喳。

随着影片结尾,这对情侣又开始不安分起来,女生(就叫她雾霾女)开始打电话说“成都今天雾霾特别大,都超300多了,我俩看电影回去要堵车”,男生在旁边又继续附和“对,和他说太远了赶不回去”。影片即将到结尾,原本是正在烘托情绪和导演表达意图的部分,却全被这两个大傻逼毁了。看着二人旁若无人般在公众场所放屁,我就又一次表达了情绪不满,然后这场“插曲” 就开始了。

会议男提高音量开始骂街,顺带着站起来,转向我,开始问候我全家。

我左侧看电影打呼噜的男生,一个抖擞醒了过来,巧妙的将自己的位置移向左侧空无人做的位置,摆出一副事不关己并准备看戏的架势。蒋老师右侧叽叽歪歪了半场的情侣也忽然闭嘴,仿佛自己是整个影厅中最遵守规则的观众。 前后左右那些不时发出嬉笑,小声耳语的声音都一并消失了。

一刹那,除去影片中演员的声音,以及会议男极高音量的问候声。这可能是我看过的,除去一个人包场以外最安静的一次电影了(那一瞬间好像我还有一点感动)。

我和蒋老师简单的表示是对方在公众场所大声说话,散打出身的蒋老师甚至做好了动手的准备,我感觉到蒋老师手劲发紧捏了我一把,说实话,有点疼。而会议男除去机械的问候我全家以外,说出了那句我从小学毕业后就快淡忘的威胁——“有本事你出来”

又一刹那,影厅后排的观众将怒火向会议男发泄了过去——“赶紧从这影厅滚出去吧我可去您大爷的您怎么还不回家去吃屎呀,C~N~M~”。

没错,在成都当然听不到这种京片子的口音,听感原本是牙尖的成都话,可当时在我的耳朵中就是这样显得滑稽,我的思绪还停留在一会真的打起来我是不是应该拉住蒋老师让她力气小一点。

会议男一瞬间哑火了,先是看向了影厅后排的群众,又估量了一下自身是否可以尽快hold住全场,当意识到自己无能为力后,重复对我吼了两遍——“有本事你出来”,就一个人跑出了观影厅。大概一须臾的沉默后,雾霾女才意识到自己被一个人丢在了影厅,于是匆忙收拾起自己丢在旁边座位上的衣服和包包,紧接着跑出去,临了还不忘记再次对我说——“看完电影别走,等你”。

讲句心里话,听到那几句重复的“放学别跑”后,我又有一点紧张,又有一点激动,甚至有一点开心和烦恼。

紧张是因为好像自打毕业后几乎就没有怎么这样撩狠话(被撩狠话),激动是感觉好久没有打架了,怕自己疏于锻炼无法发挥,开心是想到对方先动手我就可以完美的拿到赔偿金以及休假养伤,烦恼是这次看电影的时候忘记带我的强光手电了,丧失了宝贵的用强光轰会议男和雾霾女的机会。

于是我急忙压抑住紧张的心跳,打了110,想问下警察叔叔多久可以赶到,如果能够在对方动手时刚好到场,那就最好不过了。

此外我还光速思考了影厅中的摄像头布置的位置,如何保存下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是否应该对方动手后顺势倒地上假表示受伤严重,以及警察叔叔调解时我应该怎样假装自己真的很难受,以及需要对方报销全部体检和赔偿误工费用,以及坚持不同意调解必须要对方出具书面道歉信等等。

很快,电影散场了,影院所在地派出所的警察叔叔也打来了电话询问我详情,并且告诉我“这应该就是普通的口角,不信你走出去看看,他要是敢等你我就敢来(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听完警察叔叔这番话,伴随着一丝失望,我和蒋老师走出影厅,走出影院,会议男和雾霾女如同警察叔叔预料的那样,真的不在了

有点后悔,早知道应该在会议男和雾霾女放狠话的时候,我补充一句“谁走谁是孙子”。

为什么会这样

好的,回到今天想探讨的问题——为什么在公共场合里大家明明被影响到了,却对影响公共秩序的人放任不管?

要讨论这个问题,先让我们聊聊秩序。所有秩序出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持一种“针对大多数人合理的利益的分配方式” (比如高考,比如排队),而秩序也仅是为了避免对于大多数人无谓的损失和损耗。同样的,培养遵守秩序的习惯一般有四种途径,民族信仰(契约文化或宗教约束),社会压力(害怕他人的嘲笑、自己的羞耻感),第三种是社会中约定俗成的教育(比如日本的社会习俗),第四种是惩罚(打赢坐牢)

前三种至少在当下的国内都还存在一定的实行难度,而第四种又真的存在很多实行阻碍。“电影院是你家开的你来管我?”,“别人都不说就你说,你算老几?” 再者说,敢不遵守秩序的人一般都不要脸面,你碰一下就敢满地打滚,你说一句就敢破口大骂(比如会议男和雾霾女CP),而做到比这种熟练手更加专业(不要脸)又对演技等软实力要求过高

那为什么对于第一个破坏规则的人,又很少有人站出来表达不满呢?

前几年我们经常能看到媒体报道,每当出现有人落水、灾祸、抢劫时,周围有很多人在围观,但却无动于衷。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当出现重大突发事件时,如果周围的人比较多,人们就会倾向于旁观,而非立即着手采取行动。

一个重要的解释是,由于突发事件自身的状况,我们常常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来确认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我们确定发生了不好的,破坏秩序的行为,就会开始思考是否要采取行动。

而思考是否采取行动,就需要一个“采取行动的坐标参考系”,比如街头一个男子在狠狠的打一名女子,我们知道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但是我们仍不确定这两人是何种关系,是一对夫妻在打架(就算是夫妻间采取暴力行为也是极端错误的,但“我”去制止的话是否会引火上身?毕竟清官难断家务事),还是地痞流氓正在欺负良家妇女(我应该去制止,但地痞流氓还有同伙吗,我会不会即没有保护挨打的妇女,又给自己背了一身伤呢)?

于是我们就开始观察周围的人,只有当大家都发现不对,就会一拥而上,而如果大家都不动呢,那我们也就会倾向于不采取行动。

这就是著名的“旁观者效应” ,它有一个很有名的解释,由于参与突发事件的人数众多,从而产生了“责任分散”,因此即便不采取行动,单个个体需要承担的责任也由于人数的原因而被人为分散了

如果你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虽然是错误,大家一起承担嘛,反正法不责众 ” 。

如果你要挺身而出,“失败了就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还不如看看别人怎么做,反正不作为也是因为大家的责任” 。

事实上,当我们回过头重新看待整个问题,就会发现人们往往会用外部的行为参考机制与自私自利的方式进行思考。从心理角度上分析,人们往往拥有一套行为审核机制来确定自己能否执行某个决策与承担后果,但从原则上分析,我们又都是依照自利的行为去思考行动的。

此外,在这两个角度以外还有一套思考模式,如果我们自己认为对于某件事情富有“义务或责任”,那么我们就倾向于去承担义务或责任,而如果这个义务和责任与我们的自利倾向相抵触,我们就要权衡两者了。

对了,会议男和雾霾女真的很傻逼。可他们怎么就跑了呢?这逼装的真的可以给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