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观点都是无意义的。

一个人根据自己的认知对一件事作出判断很容易,一个人根据自己的利益为一件事作出评论很容易,一个人在事后根据当时的形式或心境改变自己的观点同样也很容易。

从这个角度来说,观点其实是廉价且易变的

拿“信息茧房”举个例子,随着网络越来越具有智能化、个性化、联想性和相关性时,社交平台中各类意见相互碰撞与聚合,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接受到的信息是由带有倾向性的人工所制造出来,那最终一个人能够获取的信息只能逐渐变窄。

表面上每一个个体都有充分的选择权力,可以通过各种工具(搜索引擎,社交工具,知乎,微博,豆瓣,微信,抖音,头条)去围绕自己的目的进行充分的检索,但输入的信息源仍然是没有加以过滤的搜索引擎广告,围绕行为特征与消息标签定向推送的短视频,朋友圈广告,文章等各种带有“用户天然喜好”特征的内容。

这种情况下,不论是用户“与生俱来的选择权力”,还是伴以“兴趣”为特征的群体快速聚合,最终的结果大概率都会是个人接受信息的“过度窄化”。未来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可能只和我们所在的圈子、兴趣、所好有关。一言以蔽之,智能算法辅以人工推荐,你能看到的只有你更关注的信息,并且你会觉得朋友圈或各种 app 上都是和你有同样观点的人。这样就很容易造成观点的极端化。

“他者即地狱,观点无意义”

在这种环境下的网络社区中,有类似立场和性格的人,往往会对同一种观点产生相同的情绪,并且彼此佐证自己的立场和情绪。个人思想和行为就容易受到所关注的 KOL 或相关群体的影响,而在群体的“影响”潜移默化的作用下,人们就会逐渐放弃自己的原有立场,转而去用户群体中共有的观念,而群体中所存在的肯定暗示又会再一次对类似的观点进行强化。

最终,在这样的环境下,往往群体会对一个事件产生一致的情绪响应,而最终走向观点极化。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观点就显得十分廉价,表面上经过自我分析与认知的“事实”依然不是“事实”。

想想吧,每天我们自以为“新学会的知识和看法”,其实是被无数个过滤器层层过滤后的结果,而如果你以为你见到的就是全世界,那无论如何也无法逃避“记忆力差的韭菜”的命运,不断被营销号,KOL、公知大 V,资深专家牵着鼻子走。

“未经反省的知识不属于你”

前段时间我捎带着研究了一下“本土港人”眼中的政治事件,也因此和持有不同政见的朋友进行了沟通。坦白说,在和每一个标榜自己“独立,有思考,欢迎沟通”的人沟通时,我都会有或多或少感觉到“被轻视,被无视,甚至被侮辱”的感觉。

在阅读了他们十分推崇的“香港第一课”之后,我也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政治哲学体系因何存在呢?”

答案不言自明,政治哲学体系的本质,仍然是为了培养统治者而生的,政治哲学需要教会统治者如何不受意识形态的奴役,又如何利用意识形态奴役民众。而相反,学理工的同学因为这方面天然缺乏系统性的训练,有可能过分关注因果逻辑,反而更容易迷失于意识形态的枷锁之中。

不论我怎么考量双方的态度,查看各种不同政系观点的信息后,只要我没有改变立场与他们站在一起,都会得到类似“你已经被洗脑了,你只看了一方面的新闻,你还是太年轻”之类的评价。

当那些态度一而再上演的时候,看到不喜欢的聊天对话时,我就会不爽到怀疑人生。

“我究竟图什么呢?”

但亲爱的朋友,请相信我无知和傲慢是阻碍我们获得新知的最大障碍。如果是为了学习、了解信息亦或增进知识,这些事情就似乎总是能够被忍受下去。如果搬一句信息茧房的概念来解释的话,只有我们主动刻意地去消费某些新信息(哪怕我们不喜欢),才能够脱离信息茧房的束缚。

假如你想对这个世界多了解一点,未来的决策更妥当一点,生活更舒服一点,投资更合适一点,那就应该忍着恶心,克服困难,坚持努力这样做下去。别忘了,获取信息的能力,就是当今每个人最重要的能力。

与其说,人们摆脱信息茧房与回声室效应带来的危害是为了保证能够拥有开阔的视野,到不如说,在社会文明发展的历程上,广阔的个体才是构建社会文明的主体。

睁开眼睛看看世界吧。

它是彩色的。

值得一提,其实前不久我也才明白,这就是当今的运营工作。

运营的工作影响力既不是在无数社群中和用户互动,也不是让用户跟随你的引导页进入你的活动下单付费,运营真正的影响力是能够影响人们产生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能够驱使受众们产生无数巨大的影响力。

但好像还没有哪一家公司准备好了去承担引发影响力背后的责任与后果,这些原本需要自己承担的责任与后果却被推向了社会。而运营者又会在这个过程中迷失于不同的目标之中,难以建立自身的思维体系。

从这一点来说,运营对个体的要求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