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些流经生命的故事里,找到一些答案。

我曾觉得自己是一座孤岛

昨天在写孙老师给我的那份职场版职业咨询问卷,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你的人生经历和背景,有什么特别或与众不同之处?有哪些人或事对你的影响比较大?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说实话,和同龄人相比,我一直觉得自己是那种普普通通的,丢在人群中找不到什么特点的那种人,我的经历算不上一帆风顺,但也算不上坎坎坷坷,如果一定要用一个特点来概括的话,可能就是“经历比较多”。

大四快毕业那会,我被同班的同学网暴了。拜几个搬弄是非的同学所赐,学校贴吧里最多时候有一大版的帖子是讽刺和攻击我,内容无非是基于各种虚构想象所加工的内容。他们为了我去借了十来个贴吧账号来发帖,一个人就能自问自答两三页帖子。与我相熟的好友也在无数帖子的刷屏下来问我“那些事是真的吗?”

青春期的我无法做到师长口中的“老师相信你,但既然不是真的我们也不能做什么,毕竟你们都要长大了,也没有必要因为这种事情伤和气”。但当时的我还是很纠结,一方面在于我通过手中的证据和资料明确知道是谁在搬弄是非,另一方面又在于当我看到曾经相处甚至白天打交道笑脸相迎的同学,转瞬就能在网上换上最恶毒的嘴脸说出最恶毒的话,但又没有一个人敢于在白天,在互联网以外和我沟通。

最后的我找不到办法,就小心翼翼的把所有“不好的”情绪搁置起来,仿佛按下一个开关,以为只要不去感受,就不会痛苦。但当我关闭所有负面情绪的时候,那些对快乐的感受也被我一并关掉了。

我对大学的这群人,没有一丁点怀念。

当然,这并不影响我依然和团委的小伙伴,室友,社团的基友们保持着还不错的联系。

但换一个角度来讲,在某种程度上为了保护自己,我过于抽离了自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我的记忆都只有事件,而没有感受,我甚至无法分清不同感受之间的差别。我也无法理解自己或者他人到底是愤怒?委屈?悲伤?愤恨?亦或是别的情感。当谢源洋揶揄我“你就他妈是一个傻逼”,我的第一反应不是难过,而是“为什么他会这样想?”

在毕业前夕,我被这样的氛围笼罩了两三个月,由于感觉不到特别的快乐和悲伤,我甚至研究那些抽象的概念:哲学,心理学,历史(虽然也没有研究出来什么名堂),但由于在这种过于宏大的事情面前,那些人与人情感的沟通就显得过于渺茫,因此我好像就默默养成了用理性去解释所有事情的习惯,相比之下,我的智力和逻辑反而又帮助我在事业上取得了越来越好的成绩(或者说还不错的结果)。

虽然职场得意,但 16 年到 17 年那会,我都会莫名的经历一两次严重的崩溃。最严重的时候十分抗拒回家,每当我回到只有我的那一个空落落的小房间时,就十分容易陷入那种孤独的沼泽,尽管我知道这一切情绪从何而来,但我也仍然不知道如何应对。

和他们建立有意义的连接

但十分幸运,我又遇到了一群好朋友,或者说我身边一直能找到这样一群好朋友(亦或是恋人),我们彼此扮演着对方的树洞。

本以为当我向对方吐露自己最黑暗和隐秘的情感时,会让他们不再“爱我”,但事实是,他们不仅接纳了这份沉甸甸事实,也接纳了那些所有的不堪,那些如同大石头一样的包袱也被他们分担掉了。我们彼此分享对梦境,对环境,对生活的察觉,也告诉彼此自己的体会,近况和发生在身上的那些改变。我们交换着对彼此人生的态度、对亲情友情爱情的理解、对未来的计划。

我永远无法忘记那些曾和我说过“我会永远陪着你”的人们,他们多么可爱啊。

在这样的连接之下,那根“自我保护”的弦也开始慢慢松开,我开始愿意放任自己去探索那些曾经出于本能而抗拒的事物,也从中体会到了新的可能,直到我知道自己不再孤独。

在朋友面前,我逐渐意识到我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那些因为成见或误会造成的阻隔与隔阂也会随着情感在彼此之间流动起来而破除。当爱随着流动,才会越来越丰沛,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才会形成。当然了,我始终不认为那种刻意的、带有目的性的、单向的,或从利己角度所出现行为能够建立起多么真实且深厚的连接。

(你能想象那群大学的傻逼在之后又做了什么事情吗?太难以想象了。)

可能是因为我那些经历都比较“狗血”的原因,我也十分愿意给工作中的同伴伙伴,朋友们提供帮助,让他们感觉到安心与舒服。久而久之,我也就在工作与生活中明确了自己的安全感,愿意与他人交付信任与依赖,直至建立出了自己的担当。

就拿前不久我写的那篇“聊聊这些年我浅薄的社会经验”来说吧,文章写完后我就分享给了那些我的小伙伴,当我看到他们的评价与回复时,也越发感觉到彼此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小丰老师说“你怎么经历了这么多!但还是这么细腻温暖!”

小蒋说“看完你写的文章,就是会发现,你还是那么温柔的对待人和对事,并没有因为一些不好的事情和人就……”

丸奶奶说“我能感受到你用无数次体验换来的文字真实与满满的勇气,也很羡慕你曾感受过的职场善意。只是没有想到,能写出这么细腻文字的人居然不是一位女孩。”

一为说“一般人在意的就是工资待遇、人际关系、上升空间这些,我还真佩服你经历这么多,还能静下心来反思。”

范老师说“我觉得你很厉害呀,去哪里都会 blingbling 发光的,就是需要等待一个时机。”

苏哥说“不认识你的人估计这是在回忆自己的半辈子,但你才只是一个 5 年经验的 90 后,坚持你坚持的,保持初心,热爱做梦,未来可期”。

秦姐说“我看到你心里有很多人。”

更别提我收获到无数的信任,温暖,就不一一例举了。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从上家公司离职后,米高和周老师都给了我一些建议“你不够关注团队中的人 / 你关注自己更高于团队”。他们说“你身为一个唯一的异地工作员工,为什么从来都没有想过去西安出差去和同事相处认识一遍呢?”,我从你身上看不到你对这个团队的好奇心和想与他人产生连接的任何表现。

我很明确的知道,我不是一个残酷冷漠的职场机器(虽然听起来甚至有点酷?),我也从未在职场工作中优先考虑自己甚于团队或集体。

从他们的角度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有他们的道理。但这种事情受限于经历和经验又很难一棍子分清楚,(再说了,“关注集体”的反面一定是“关注自我”吗?)我所经历的职场训练告诉我“没事不要出差”,“把出差的时间尽可能放在周末不影响工作日的工作”,这种事情没想到就是没想到(人类也没想到“水滴”能在几分钟内无伤毁灭自己的战舰军队呀),下次注意就好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作为社会动物,往往都会非常关注自我在群体中的认同感。我们在完成一些目标的时候,内心的驱动力往往习惯于考虑能否从他人身上获取关注和认可。

但当我们把自我维系在他人身上,通过他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我们获得的意义感来源便趋向于不稳定,那些来自他人的评价虽然很重要但又十分不可控,过于在乎这件事就容易陷入“患得患失,反反复复”的循环中(还记得开头提到的网暴吗)。只有当我们关注于目标本身而非他人评价的时候,才能超越自我,建立更加稳定的意义感,找到那个比自我更大的目标。

怎么找到比自我更大的目标呢?我觉得需要通过不断的自我超越,帮助改变更多的人,甚至在世界留下属于我们存在的印记。

作为世界上唯一一种拥有复杂思考能力的高等生物,人类的特质在于能够开拓和创造。在不断创造的过程中完成自己的使命,让更多的人因为我们的创造而受益,这才能成为推动我们不断向前的源动力。

这也是我在之所以愿意帮助他人,甚至给他人以温暖的原因。给一些迷茫的朋友分享经验和感受,在他人失落不自信的时候勇敢站出来,尽管这些事很细微渺小,但在这些事情中也能建立一点点实现使命。

找到比自己更重要的自己

人的一生,长路漫漫(感觉在写论文?)我们可能会在这一辈子中给自己建立成千上万个或大或小的目标,这些目标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帮助我们完成对“意义”的追寻,而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又能否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建立起内在的秩序,或者完成自我价值的超越呢?

对于没有完全长大的青年或者少年来说,学会自我接纳的前提一般都来源于环境对她的接纳,只有在内化出一个能接纳自己的第三者之后,人们才更能慢慢学会接纳自己。

大学的时候我认识一个学妹,我在她身上隐隐约约观察到一种危险。她希望通过“模仿”他人的形式找到自己,接纳自己。作为一个女儿,作为一个恋人,作为一个学生干部,作为一个普通人,作为一个对男朋友生气的女生,作为一个有一些经验的学姐,她应该怎么做,她会去怎么做。我无意表述这种行为不对,在某些时候去扮演特定的人是有益的,因为在扮演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完成角色的转变,带来切实的成长。然而这样的模仿行为,只有在我们愿意认可和相信的时候,才会带来积极影响。在她身上我始终会感觉到一种割裂感。

当一个人不相信自己的扮演行为,那么扮演就只是与内心毫无关联的任务,不是模仿学习,而是一种自我遮蔽。在这种自我藏匿中,一个人可能更加孤独,甚至厌恶自己,因自己无法按照自我意愿生活而贬低和攻击自己。最终,会丢了自己。

诚实一点,真实一点,先接纳自己,从和自己做朋友开始。

勇气,安慰,力量不一定要来自他人,也可以源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