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最近关于工作的思考,与大家分享。

# 1 识别潜力股的黄金法则

怎么在工作中快速识别那些“潜力股”呢?我觉得可以按照 ego 与聪明程度画一个坐标轴进行比对,按照从正到负的顺序来进行识别:

  1. 首选聪明且 ego 小的人,如果遇到就全力培养,毕竟这种人百年难得一遇;
  2. 次选聪明但 ego 大的人,只要能够帮他们越过“迷之自信”的山峰,就能够 hold 住很多事情;
  3. 再选不聪明且 ego 小的人,大多数普通人都是这样,但胜在对自己认识得足够清楚;
  4. 千万不要选不聪明但 ego 大的人,如果真的招到了,那就当缴学费吧。

ego 这个词来源于之前张一鸣的分享,大抵是说需要将人的“自我”变小,保持谦逊的态度,不断地输入外界信息,才能更客观的认识对手与外界世界。

#2 培养潜力股的通用逻辑

不论你是大老板,还是某些部门或者业务的相关负责人,总会需要在工作中培养一些“潜力股”,有一条核心原则可以去遵守,就是“尽可能去培养在工作中,眼里发光的同学”,如同我之前一直觉得对朋友最高的评价无非就是“眼里有光”,其实在工作中也是一样的。

在工作中,眼里发光大概会在这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1. 他们是否愿意通过数据进行探索,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习得正确的方法论;
  2. 他们是否在工作与生活中具备主动性,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在之后应用在实践中;
  3. 他们是否有着“被看到”的渴望,愿意承担某些业务与工作上的压力,也愿意承认错误;

如果你的团队中有那些“眼里有光”的年轻人,千万不要扼杀了他们的热情,忽略了他们的想法。

#3 分享做事的目的而非压力

The Rule of Golden Circle 中有一个观点,良好领袖的根本能力是回答“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大多都有着“独立思考”与“渴望成功”的目标,所以在团队管理中同步背景上下文,让每个人弄清楚为什么做,做事情的目的就显得极其重要了。如果缺失了目的与方向的指引,工作中自然就不会有好的效率与产出,更别说希望团队中的成员具有主动性了。

同样的,如果团队中大家共事都没有共识,每个人所想的都不一样,就会不断产生磨擦,leader 抱怨团队成员积极性不够,团队成员又觉得 leader 太忙无法指明对应工作的方向,成员又互相拖后腿,结果就是眼瞅着团队工作氛围越来越差,最奇怪的就是大家觉得这一切的问题就是“人手不够”,然后开始疯狂招人。

可以举一个写日报,周报,会议纪要的例子,很多公司都会要求员工写日报周报,但实际上我们几乎没有见到过谁真的愿意写这些东西,更多时候不过是为了满足老板的要求“既然你都要求我写了,那我就写一下吧”。结果就是员工花了时间写各种文档,但领导又觉得员工写的就像流水账,最终双方都觉得对方不行。

这个世界上应该是没有人喜欢复盘跟反思的,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写这些报告与总结呢?一定是这些报告与总计能够解决我们遇到的某些问题,而不是让写报告总结变成我们遇到的问题。

有人不愿意写周报是因为需要登录各种系统去手动的复制粘贴数据,觉得没有意义,有的人觉得写活动复盘仅仅是单纯的记流水账,浪费时间。针对前者,我们需要明确周报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明确节奏和共识?还是针对VP 的月报逐层分解?是否可以引入自动化工具来解决人工成本高的问题?针对后者,leader 和老板是否能够写出自己都愿意一读再读的复盘文档?如果大家都发现通过复盘文档就能指明团队下一步工作的方向与计划,那不愿意写周报的人也会变少吧?

#4 加入创业公司时,尽可能 Real 一些

很多同学会因为在短期内难以加入大公司,而选择去中小微的创业公司做一些过渡,但如果选择加入创业公司,也需要能够直面自己的内心,不要用一些“情绪上的假设”来逃避自己的短板,我之前在面试候选人听他们自我介绍的时候,经常会觉得有些“拧着”的感觉,大致会有这样的几个表达:

  1. 问:为什么离职?答:公司问题很多,忽视了我这匹千里马,不重视我,所以我想看看机会;
  2. 问:你怎么看待前司的商业模式?答:当初是认可老板、领导才加入公司的,压根没关注商业部分;
  3. 问:为什么要加入创业公司?答:我热爱创业,在以往就有一些创业的经历;
  4. 问:有考虑过去大厂试试吗?答:没想过,我觉得大厂的限制太多了,不舒服;

感觉“拧着”的原因是因为:

  1. 感觉 ta 不是一匹千里马(至少在面试中我没有发现 ta 身上的闪光点),可能更在乎短期的收益;
  2. 感觉 ta 不是不是那种因为认可老板、领导而可以忽视商业模式的人(至少在面试时没有发现);
  3. 感觉 ta 不喜欢创业,以往的创业经历也更倾向于玩票或者抓风口(没有总结出以往成功或失败的方法论);
  4. 感觉 ta 并不是因为大厂限制多而不加入,而是因为一些现实的原因没有加入(比如工作能力,经验等等);

坦率来说,加入创业公司或者进大厂本质上都是在做选择,而做选择前我觉得应该先对自己足够坦诚,通过总结以往离职原因,复盘职业经历来明确自己的困境与短板,只有挖掘到问题的核心才能开始尝试解决问题。工作虽然给了我们薪资,但我们也付出了时间与精力,千万不要明明心里冲着薪资和待遇(甚至创业成功的期权许诺),但嘴上又包装成为了创业的情怀。

#5 找到自身焦虑的核心原因

我发现身边蛮多人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焦虑与抑郁状态,每当面临“重大抉择”时都不知道如何果断地拍板。

我曾经一度以为这主要是因为受到性格或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但又觉得不能就这样把锅甩出去。想了很久,可能核心原因更多还是因为我们对自身的认知不足,大多数“有焦虑或抑郁”的朋友并不会直接躺平或者当一颗废柴,他们在工作中大多数都非常勤奋,也承担了非常多的工作。但是,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表现,因为勤奋和努力至少能让自己在心理上心安理得嘛。

此外,问题的根源可能是不愿意承认对自己的认知不足,所以每当遇到重要决策时就会产生依赖心态,寻找内部或外部的助力,打着“请教指导”的名号,躲避自己应该的思考,问题的核心依然是自己,如果自己做不到独立思考,就会发现越做心里越虚,而且还需要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来找补。

焦虑的唯一解决办法就是对自己坦诚一些,有句话说“慢慢走比较快”,其实也是类似的意思。

#6 正确认识达克效应

达克效应那张图大家应该都看过,我之前还说朋友圈过段时间就会看到有人又在转发这张图。

之前,我一度以为达克效应主要是用来提醒自己保持足够的清醒,不要在愚昧之山留恋太久。但最近我觉得其实这只看到了图的前半部分,每个人都会经历愚昧之山,但每个人也都会跌进绝望之谷,重要的是当我们身处绝望之谷意识到问题足够复杂开始受挫时,是否能够保持足够的学习能力,提升自己的认知,爬上开悟之坡。

而在创业公司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就是正确地识别、认识公司的业务模式,想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事情。如果这件事不能被简单地抽象出逻辑自洽的底层逻辑,那么这个业务的失败率就会非常高。

#7 正确认识创业公司招人难的事实

我最近加入的几家公司好像都是创业公司,所以也经常参与到帮 hr 招人,帮对应的业务缺口招人,去不同的社区论坛发帖的过程中。但实际上创业公司和大厂的雇主品牌压根不在同一个高度,之前安利了几个老哥,谈薪结束了还是没有来,一问就是因为拿到了大厂的 offer,这时候找谁说理去。

创业公司其实应该想清楚适合自己的招聘策略,而不是简单把这些事情细化为“每个月 hr 要完成多少的招聘 kpi,只要能够有足够的邀约,就肯定能找到足够的人来面试”,也不要简单用“你愿意加入下一个 BAT 吗”之类的话术投机取巧。结合前面的 #1~2 来说,我认为适合大多数创业公司的招聘策略,就是“放弃和大厂抢同样厉害的人才,转而寻找被遗落的潜力股”,如果真的遇到了这些潜力股,也应该明确对方的预期,如果预期不匹配,那也可以坦诚聊聊双方如何提升匹配度,让彼此都成为对方的伯乐。

#8 正确认识 PMF

大多产品经理都知道 PMF 和 MVP 的概念,知道如何将复杂的需求拆解为简单快速可实践的最小模型,也应该具备对应的能力,在一两周内完成不错的上线结果,但我想可能大多数产品经理都缺乏与之相关的成本概念。我之前学到了一个很简单又很精准的成本计算方式,即假设一个功能的实现需要投入 10 人*5 天的成本,那么:

  1. 衡量下如果用对应的成本投入去接外包项目,能够获取多少收益;
  2. 衡量下对应的人员薪资,办公场地与其他成本投入大致如何;

最后你可能会切实理解到,一些不慎重的决定,发布上线时的延期,遇到 bug 返工应急处理的背后,真真实实是几百万的成本。如果对某些常识或功能的认知不那么明确时,用最低成本提高对用户的认知与理解就是产品经理要做的唯一一件事情。

#9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我觉得产品经理最不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害怕研发停下来,没有新功能做”。很多产品经理为了躲避这个问题,不断的加新功能,不断的抄竞品(虽然美其名曰对手做这个功能一定有理由),最终的结果就是产品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复杂,市面上某一类型的 APP 做的越来越像,其实就是这个问题的结果。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Apple,微软等国际一流的公司这几年的招聘岗位,你会发现他们开放了越来越多的数据分析岗位,希望采用科学的方法来验证假设,加速迭代,这时候你也就应该明白“假设与验证”对于产品的重要性。

这些公司为什么能够做到国际一流?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某些风口抓住了某些机会,但如何持续性地抓住机会呢?先抓住一个假设,再使用科学的方式对其进行验证,当找到事物本源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解决对应问题进行验证直到取得成功,并且不断的做重复性的投资。

#10 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

有时候我会有“想到一个大招然后立马去做,肝了一晚上也不觉得累”的经历,有时候我会心里给合作伙伴打上“这家伙也太菜了,到底工作几年了?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东西?”的标签。

但可能在冷静之后,我又会觉得自己想的那个大招也就一般,同事在某些方面上还是可圈可点的。如何正确的认识自己的情绪,并且加以利用呢?

针对“正面”的情绪,如果能够加以利用,则能够提升某些时候的效率,有些时候“肝一把”也未尝不可;针对“负面”的情绪,发泄了当然爽,但是不解决问题,反而让问题更严重。

有一个技巧,当你感知到自己或者对方情绪有变动时,先深呼吸感觉下自己的心跳如何,如果是加速的,那就先冷静不要发生任何的冲突,因为这种时候大概率表述出来的是情绪而不是沟通。

? 文章中有部分观点与内容来源于 「想创业或加入创业团队?请先做好踩坑准备」,观点引用已经获得原作者 Tom Chu 授权,请您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