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这么大一个标题,主要就是特斯拉 Model3 和蔚来 ET7。

事情说来挺好笑的,好朋友晓阳去年加入了蔚来,前不久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他发了一个“蔚来惊喜”活动,想着闲着也是闲着(主要是因为试驾 ET7 可以送成都车展的门票),就在前不久预约了蔚来 ET7 的试驾,刚好同一个商场也有特斯拉的展厅,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就也预约了特斯拉的试驾。

在体验两个产品的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不少好玩的地方,也可以从产品经理的角度聊聊我对“用户体验”和“预期控制”的观察,与大家分享。

一、蔚来 ET7

首先是蔚来 ET7 的试驾,考虑到销售伙伴告诉我“蔚来是一家设计公司,设计非常在线”,再加上业界一种都在说蔚来的车主服务非常棒,我是带有一定的预期开始了试驾流程。

当我在 8 月 20 日准时达到蔚来门店之后,店里的销售们面面相觑(那一周成都因为高温缺水的原因“让电于民”,导致门店所在的商场把所有的空调全部都关掉了,看着他们一边热的汗流浃背,一边又在打电话确认我试驾信息的样子,感觉卖车其实也挺辛苦)。

有一个小例外,因为我在蔚来的试驾其实是通过微信朋友圈活动联系了销售顾问 A,销售顾问 A 又不在我所在的门店,所以门店里的销售人员根据我报的手机号又联系到了我的顾问 A,在确认 A 无法来到现场后,就从店里找了另一位顾问帮我试驾。

在大概花费 10 分钟完成试驾信息填写之后,销售小哥然后引导我前往地下 2 楼的停车场寻找车辆。在停车场里晃了大概 5 分钟之后,销售小哥联系到了店里的同事,随后面带歉意的告诉我“不好意思,试驾车被停在了地面停车场,今天太热了,咱们要不开另一辆 ES6 上去找车吧”。

上地面停车场找到 ET7 之后,销售小哥引导我和蒋老师进入座舱,然后按照我的要求大概介绍了蔚来的车内硬件配置,主要有印象的就是“屏幕多大多好看,木纹配饰摸起来多舒服,自动悬挂多高端,座舱多大多宽敞,自动驾驶多酷多厉害。尤其蔚来的灵魂所在 NOMI 还能够和你面对面的连续问答呢!”,紧接着就翻车了,在说了好几个指令但 NOMI 没有理他(随后发现 NOMI 的开关被关闭了),重新打开设置和 NOMI 进行互动之后,NOMI 确实顺畅的演示了连续问答这一功能。

随后我们开始路面体验 ET7,在销售小哥和我说完“我们零百只有 3.8 秒之后”,就一脚油门下去了,那推背感确实很舒服,然后换我来主驾驶,不过很尴尬的是等到我上车之后路面最长距离也有三四十米,没有任何的机会自己体验一把“推背感”。

路上我又问了问小哥,“你们这款 ET7 对标其他新势力的车分别是哪些款呢?”,小哥很自豪的告诉我“我们蔚来是没有与其他新势力对标的,蔚来本就是新能源领域的开创者,像我们的换电站业务都是其他新势力没有的。如果一定要对标的话,我们对标的也更像是传统势力中宝马 7 系,奔驰 EQS 这种等级的车”。

紧接着我想试试前面销售效果“隆重介绍”的“蔚来辅助驾驶”功能,按照前面小哥的说法,前挡风玻璃上这一款激光雷达是相当高级,能够非常轻易地“识别路面上复杂的情况,完成跟车,自动刹车”等各种功能。但是很无奈的是所在的车道两旁停满了各种私家车,小哥又说“这个路况就不要体验自动驾驶了吧”,搞的我也不知道这个自动驾驶的能力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随后就悻悻然的返回门店,路上小哥演示了一下经过顶级调教的 7.1.4 的音响系统可以随意设置声音的汇聚位置,像我介绍目前蔚来在成都有一定数量的换电站等知识后。随后我们把车停在门店门口,小哥就回门店了。感觉好像只有一台 ET7,所以好像也没法进一步聊聊车了。小哥最后说“所有的信息你在网上都可以搜索的到,我们店里也没有纸质材料,不过你如果需要咨询金融分期的问题我们倒是可以帮你解答一下……”

总而言之,感觉蔚来的体验好像就那么一回事?,对用户的引导和体验好像也就那么一回事。用蒋老师的一句话来总结“试驾之前我不喜欢蔚来,试驾之后我还是不喜欢蔚来。

我本来还觉得有一些“他百公里加速确实还不错/他车机体验看起来还行/他车内空间真的很大”之类的念头,但想到蒋老师全程坐在后排,她的体验和视角本来也不一样嘛。

二、特斯拉毛豆 3

因为那几天成都真的好热,我就打着“来都来了”的念头,拉着蒋老师去隔壁的特斯拉试驾了。可能是因为没有网上预约业务或者其他的中间步骤,门店里的销售伙伴特别热情的迎接了我俩,我们发现在这个“商场都把空调关了的夏天”,特斯拉的门店里还放了一台空调扇,还询问我们要喝什么。得知我俩打算先去吃个午饭,特斯拉的销售顾问说“你可以把水先拿着呀”。

怎么说呢,就是相比蔚来的引导体验,确实会觉得特斯拉给了我俩一种“试驾之前态度特别好”的感觉,体验先加 5 分。

吃完饭后我俩回到特斯来的门店,预约了一辆毛豆 3 试驾(我发现在蔚来的门店里,大家主要使用的设备都是自己的手机访问对应的 App,但特斯拉里人手一台笔记本访问对应的网页,可能两家公司的内部系统还是有所不同)。

门店里分配了试驾经理帮我俩介绍车辆,同样是引导我俩去商场地下 1 楼,特斯拉直接把门口的几个车位租下来了,所以我们就很快的上了试驾的毛豆 3。

这里就能看出来蔚来和特斯拉的 SOP 有所区别,这种统一的入口能够很快的帮助我俩进入试驾的状态。特斯拉在停车位部署了自有的充电桩和提示牌,至少在第一面看起来就觉得很唬人。在前文中与蔚来的同事沟通,他们每辆车试驾的差不多了就要自行开往附近的充电网点充电,感觉体验也有所区别。

上车之后试驾经理同样是帮我们介绍座舱中的设备,由于众所周知“特斯拉十分简陋的环境”,试驾经理就引导我们关注车机内的交互系统“你看,这个交互多么流畅多么跟手,地图和别的应用加载速度多快”。和蔚来不同的一点在于,特斯拉介绍了自己车机中的多身份识别能力,可以根据不同的驾驶员切换不同的行车喜好,随后就将车辆开出了地下停车场。

同样的,我们也是前往地面的试驾区域,试驾经理也是帮我们介绍了“辅助驾驶”的相关功能(感觉各家差不多,无非就是自动刹车,自动跟车,识别车道标志和红绿灯这种交通设备)。

我之前也对特斯拉有一定的了解,但感觉试驾过程中,特斯拉有一套专业的说辞。比如我发现“特斯拉用的是视觉算法而非蔚来的激光雷达”,但人家就敢让我体验一把“自动驾驶”。当我问到“路感比较真实”时,也用了“我们 brembo 的卡钳和双叉臂+多连杆,就是要提供真实的的驾驶与运动体验”的话术来回答我。

在试驾的过程中,我观察到很明显的地方在于“相比蔚来,特斯来的试驾经理好像更自信”。蔚来小哥那一句“这个路段还是别用自动驾驶了吧”的感觉,对比起来就有一些一言难尽了。简单对比,蔚来有点像是我去华为的手机店买一款 8000 的 Mate50,特斯拉就有点像是去苹果买一款价格 6000 的iPhone 13,你买手机的时候并不是直接看硬件的配置是不是强悍,销售人员如何引导你,你在店里能有的体验都是不一样的 。

当然我也知道,ET7 的价格和毛豆 3 的价格也没法对比,二者定位的客群也不一样。

在我们一开始来特斯拉门店的时候,其实销售顾问就发现了我们从蔚来的门店晃了一圈,所以也得知了我们“刚试驾完 ET7”的背景,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发现试驾经理对于两款车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和对比。

在试驾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他“国产新能源在新能源车中的经验比不过特斯拉”,“特斯拉自建的充电站能够让我一路从成都开到拉萨”,“特斯拉内饰这种简约的风格深受年轻人的喜欢”等等的观点表述。

在完成试驾行为后,我们又回到了门店,试驾顾问又帮我们介绍了一下特斯拉的储物空间,再一次把特斯拉和蔚来进行了一些拉踩,比如:

“特斯拉的前舱是可以置物的,其他国产新能源汽车前舱都是密封的”,“一辆蔚来 ET7 都能买 3 辆毛豆 3,二者的定位肯定不一样,如果是两个人买车自己用,那毛豆 3 是最合适的”,“蔚来给你的试驾车是顶配,其中很多功能都是需要加价购买的,而我刚才和你介绍的特斯拉所有能力,全部都是标配(其他的选配功能一概没有介绍)”。

而当我问到我早年间知道的特斯拉后备箱漏水等问题时,销售小哥是这样回复我的“特斯拉的车每年都有改版,您说的那些问题都是早年第一款的配置,现在都已经修复了,我们相当于苹果,只有 iPhone和 iPad 这几个系列,每个系列之间其实是在定期更新和优化的”。

按照最后的结论来看,其实我们对特斯拉的印象反而还有所提升,如果用蒋老师的话来总结“如果我们要买电车,那我还是很喜欢特斯拉的,你看人家车机多流畅多跟手,车机还有很多娱乐功能,多酷!”同样是对比蔚来,我觉得从驾驶者的角度来看,蔚来的车机流畅度也还不错,应该也有一些娱乐设施,相反蔚来的后排空间应该更大更舒服,但是你通过蒋老师的观察,发现这些东西都没有留下印象。

但另一个有点儿尴尬的事就是,试驾完成后,特斯拉的销售顾问可能迫于销售压力,疯狂的向我介绍各种经济政策和活动,有点无力招架。

三、总结

在文章最开始也说了,我最近一直在研究的问题就是“用户体验与预期控制”。手头负责的产品之中出现了一些“预期超过现状”的问题,对于产品经理而言,我们希望用户对产品的预期低于产品的实际表现状况,如果用户在前期了解产品的过程中,有了超过产品实际能力的预期,那这部分的填坑将是非常痛苦的。

而控制产品的预期并不能仅仅通过前期的宣传和 PR,不然会给用户一种“挂羊头卖狗肉”,“方便面包装”的感觉,也需要通过产品内在的体验,引导和交互等工作,建立产品与用户之间的连接关系。不过确实由于国情的问题,大多数人对于用户体验都是一种“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预期,部分从业者在没有建立完整产品概念与产研敬畏心的同时,可能会错误的因为产品在市场中的反响,得出了一种“我流出的汗水成就了现在的产品”的错觉。

特斯拉与蔚来在各自的领域之中都是非常好的产品,特斯拉作为新能源领域的开创者,切实在车机交互,建设汽车生态链,汽车生态领域做出了切实的贡献,而蔚来在车主服务,换电站等领域中的尝试也都为其他人蹚出了一条新的道路。我们并不去尝试讨论 battle“到底是充电好还是换电好”,“到底汽车行业用订阅制行不行”这种实际的话题,仅仅从门店预约到试驾的过程,以及引入了全程坐在后排观察我的蒋老师的想法,都能够发现蔚来和特斯拉在产品销售标准化过程中还有一些不小的差距。

后面我俩也确实收到了蔚来的成都车展的 赠票,在蔚来展台前的观众,二楼签约台的爆满,应该还是能够说明广大用户对于国产新势力的喜爱和欢迎的。

上面这几段写的有点长,大概意思就是:蔚来的车主服务和车辆生态在试驾演示过程中还是有一定提升的空间。特斯拉总体体验还行,特斯拉销售顾问的“信息引导和预期管理”做的还不错。

作为驾驶里程超过 5000 公里的老司机,我很希望新能源汽车能够进一步提升我们的驾驶体验,但也请大家注意,在 L2 是现行法规允许的前提下,车辆的驾驶员对于“安全”这件事也需要有敬畏之心,不能觉得自己车辆有自动驾驶,我就可以不好好开车了。

以上,因为想哪写哪了,所以还请拍砖,或者以业内人士的身份提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