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业公司担任管理者时,是不能照搬大公司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的。

一方面是因为公司规模不同,导致能够使用的资源有限,很多创业公司在照搬大公司的管理制度时,往往会听到员工吐槽“又要 996,又不给加班费;又没有大公司的命,又得了大公司的病”。毕竟创业公司总是人手有限,管理者除了担任管理职能以外,往往还需要真的做事,如果在一家几十个人的创业公司里,管理者的工作就是看日报,盯工时和开会,那对于基层员工将会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毕竟创业公司里要做的事情总是太多了)。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在这种时候,相比选择花费时间去学习管理课程/书籍,参与 MBA 的课程能够起到的作用并不大(并不是说不好)。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管理课程书籍中提供的往往是那种“正确但又难以在短时间内落地的知识”,而由于不同公司的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和可用资源,很难找出一种对所有公司都有效的“具体方法”。

在之前的文章《如何管理新的产品团队》中,我分享了一些以往的心得和经验,刚好最近又有一些新的想法,与大家进行分享。

一、重新理解“管理”

在创业公司里做管理者,很多时候都会感觉自己“有一种意义不大的管理角色”。

拿我自己来举例,一方面我需要负责产品部门的工作分配,向上汇报,绩效评定这种务虚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自己也要做一些务实的产品经理工作,比如写文档,画原型,接触客户等等。如果有一天老板忽然问到“产品部门好管理吗?”,我第一反应还是会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的产品经理,汇报一些实际工作中的流程问题。

但实际上,创业公司管理岗位(也是我们经常说的“团队组长,部门 leader,XX 小组负责人”等等)的重要工作,并不是仅完成“工作分配,向上汇报,绩效评定”工作就够了。管理工作其实更需要管理者用自己的管理方式,增加团队的产出,这有点像是一些观点中的“管理是杠杆,要来撬动团队的效率和积极性”的说法,在本文中我们也以“杠杆”为例。

在实际工作中,不同人对“杠杆”的理解都不一样:

  1. 有人认为“杠杆”就是制度,设定了各种制度和 KPI 来让大家“卷起来”,但这些制度和 KPI 考虑的并不充分,只解决了向上负责的问题;
  2. 有人认为“杠杆”就是连接,把自己变成了“上下沟通,部门协调”的唯一桥梁,名义上充分团队成员鼓励,实际上也只允许“成员与成员”的沟通;
  3. 还有人认为是因为自己“厉害”所以才成为“杠杆”,所以自己就是部门里说一不二的人,结果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这三种行为都不是杠杆的正确用法,更多是在扮演“管理工作没做好的负面例子”。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奔着“提升团队产出”的目标而忽略任何其他负面想法,那大家都卷起来就完事了,但我们也知道人月神话不可取,我们需要重新梳理这个杠杆,找出“管理工作和实际产出”之间的对应区别。

二、重新理解“杠杆”

可能大家还忽略了一个问题,杠杆不仅可以起到正向作用,同样也可以起到负向作用。正向的管理杠杆往往能够在保证团队情绪积极的同时,提升团队的产出。而负向的管理杠杆要么提升了产出但影响氛围,要么就是让团队的产出和氛围都变得更差了。

管理者的所作所为会直接影响团队的产出。不论规模大小,部门经理的一个决定会让团队成员在长时间内受到影响。如果管理者单纯凭借自己的主观判断和个人喜好,随意给部门成员绩效评分,其实会让团队成员更不服(你 1 分钟写的一个分数,决定了我三个月的绩效评价,甚至还会影响我年终奖拿多少钱,凭什么?)。

此外,管理杠杆并非只有“打分,开会”这些形式上的管理方法。作为管理者,也需要引入新的关键知识和信息,来提升团队的整体研发效率。比如管理者发现了更好用的管理工具,更实际的管理方法,更有意义的过程跟踪流程,能够真正避免问题发生的 SOP,并将这些方法推广在整个部门进行落地与实施,才能够真正的提升团队效率。

当然,如同前文所说,创业公司里的管理者也要做具体的事情,那么能够提升管理杠杆的方式无非就是:

  1. 在一定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
  2. 尽可能增加每件事情的管理杠杆;
  3. 重新思考待办清单中事情的优先级,多做高杠杆的事情,少做低杠杆的事情;

简单来说,在做之前要先想清楚“如果自己不是管理者,自己会怎么做。如果自己是管理者,自己又会怎么做”。此外还需要注意,要利用“重要紧急”四象限划分对应的问题,尽可能在早期就判断事情的后续发展,避免重复解决一个又一个“重要且紧急”的事情。

三、通过授权提升“杠杆”的效率

在我过去的工作经验里,我发现“授权”其实也是一件能够提升“管理杠杆”效率的事情。当然,授权也有两个先决条件:

  1. 首先我们要保证自己和被授权人之间有充分的信息同步
  2. 其次我们要保证双方有一套共同的思考方式和实践理念

如果没有这两个先决条件,授权将无从谈起。此外也并不是说授权之后就当甩手掌柜,而彻底放弃了管理职责。在授权之后也有两点需要注意:

  1. 首先要尽可能在授权之后,流程起初就及时关注,而不是在事情快要做完的时候再去检查,那个时候因为错误导致的修正成本也许会更高,团队成员还可能会觉得“事情都是我做了,老板来的时候你就来了?”;
  2. 其次也不应该以同样的标准对所有授权进行关注,毕竟不同的人做事情的方法也不一样,如果对所有人的管理方法都是一样,那其实是一种变相偷懒。

此外,作为创业公司的管理者,经常会被这样一个问题所困扰“团队里的同事某方面能力不够强而经常出篓子,导致自己经常救火”。我觉得这里也有可以使用的对应杠杆:

  1. 激发团队同事的积极性,提高大家做事情的效率;
  2. 培训团队里的同事,让他们解决更多的问题。

激发积极性这个话题比较大,改天在新的文章中再去整理分析,这次我们主要聊聊“培训”这件事。

四、通过培训提升“杠杆”的效率

其实在所有的团队中,所有的培训工作目的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希望通过培训来提升对应岗位的能力。不仅基层岗位有对应的入职培训和定期分享,中高级岗位也有企业内训和管理会,一些针对高管的细分领域还有级别更高的私董会和沙龙。

但很多管理者却在日常的工作中感叹,自己在时不时完成部门成员的培训,结果要么是走上那种“看书,听课程,考证”的培训方式,要么是走上了那种“靠开会骂人做 PUA”的奇葩做派。

在我的工作经历中,我觉得这个问题的核心其实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对于同一件事情的认知不一致,而由于工作经验所导致的联想与关联推理能力也比较弱,最终导致冲突和分歧的产生。

因此,我们就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来创建对应的培训计划:

  1. 第一步,考虑你的手下可以完成哪些你手中的任务;
  2. 第二步,整理拆分需要完成这个任务所必须的能力;
  3. 第三步,按照从易到难的程度对这些能力进行排序,在拆分过程中同时考虑需要花费的时间;
  4. 第四步,按照每一个能力模块来拆分对应的任务;
  5. 第五步,对特定的岗位实行统一的培训计划;

随后,再按照对应的培训计划以及具体的人员能力进行细分的调整(当然了,千万不要局限在“培训”这两个字里面)。

五、举个例子

这里举个例子,前不久团队里来了新的实习生同学,作为工作经验不久的实习生岗位,我会要求他们通过日报来汇总每天的工作内容,并且向团队里的另一位产品经理汇报,但是他俩把这件事情单纯理解成“在 IM 里汇总今天完成了啥事情”这种流水账的工作。

所以我首先在 wiki 里标准了一下这件事情的背景,即:

我们为什么要写日报?

我们都知道,团队里经验不足的新同学的优势往往在热情高涨,但他们的缺点也很明显:

  1. 资源投入判断有误:新人一般不擅长判断优先级,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把最重要的精力投入到最重要的事儿上——最重要的事儿没有投入最多资源导致没有做到最好,而费劲巴拉努力做好的事儿其实根本没那么重要。所以对于新人的培养,优先级判断的培养应该放在第一位;
  2. 后向学习能力不足:新人往往前向学习很有热情,接受新知识比较快,但在容易执行的过程中迷失自己,陷入到细节中,缺少回顾反思梳理沉淀总结,影响学习曲线。基本上同一批校招生,1-2个季度,就能明显在战斗力上拉开梯队。所以应该有机制,能够保证新人有意识的每天进行后向学习,持续提升战斗力;
  3. 影响整体团队效能:新人导师往往是一个团队中最优秀的成员,如果过多时间花在与新人关于任务背景、过程监控、结果评价的简单的基础性信息沟通上,会影响新人导师的精力分配,进而拉低整体团队的战斗力。所以在新人集中入职,新老团队成员比例出现明显变化的时候,往往需要采用更加透明化、标准化的沟通与培养方法。保证沟通频次的同时,减少低价值沟通工作量,保证新人和导师每周都有时间快速对齐信息,进行高质量的反馈与辅导。

在完成“写日报”这件事情的信息同步之后,就可以和大家对齐“写日报”这件事情的具体要求了,即:

如何填写日报并与导师对齐?

  1. 填写要求:要求新人按日记录(每天20分钟,思考力求深入,落笔力求简洁),可在下班后睡觉前提交,坚持至少 1 个季度;
  2. 沟通要求
    • 日报由新人导师负责 review,次日午饭前反馈,每周至少一次专门 1V1 沟通,如有特殊情况当天及时沟通。
    • 同部门其他同学也可以看到,每日组内晨会抽 10 分钟 ± 与新人讨论、点拨。
    • 其他同事可根据自身情况(业务安排、个人精力、良心),选择性回复或发起当面 1V1。

随后,也需要向团队里的成员提供一份统一的日报模板,即:

产品团队日报模板

到最终这一步下来,其实不论是新的实习生同学,还是担任实习生导师的已有产品经理,相信都已经对“写日报”这件事有了一致清晰的认知了,随后就可以定期分别和导师与实习生同学沟通,从而提升大家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我们也就完成了对应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