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会被自己的情绪困住产生焦虑感呢?

最近这段时间,很多人都被“困在家里”,待在家里的时间越久,就越容易被情绪困住自己。

明明外面阳光很好适合春游,但是出入证只允许2天出一次门;明明外面月明星稀适合散步,但一旦走近小区出口就会收到门卫大叔殷切但关心关怀;随着朋友圈里面重复的信息越来越多,越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失去了与外界的一切关联……

这种类似的瞬间越来越多,自己就会越来越烦。有一个小妙招可以教会我们和自己的情绪做朋友,就是问问自己:

“最近三个月之内,最开心的时间是事情是什么,还有印象吗?”

你想到了吗?可能很少有人能快速想起来吧?

就算我们真的想起来了,这件事可能还具备很不可控的外因。比如“在年会的时候获得了优秀员工的荣誉,还拿到了一大笔年终奖”这件事想起来确实让人开心,但我们总没有办法让自己天天都收到一大笔年终奖和荣誉称号,这件事仍然无法让我们找到久违的开心与快乐。

但如果换一个角度问问自己,可能答案就会自己跳出来了。我们可以尝试这样问问自己:

“回顾自己的一生,有没有哪一件事情是想起来就会喜悦,会感觉到自己的情绪在外溢,那个状态下的自己特别不同,变成了一枚闪亮的发光体呢?”

于我而言,和最亲近的家人或者朋友,在夕阳的陪伴下“浪费”时间的画面就瞬间出现在了眼前。当我一想起那个画面,就觉得整个人都明亮而喜悦了起来,脑海中浮出无数个瞬间,大学里的银杏长街上,和同学相伴去打桌游;深圳西冲海边,和小伙伴们在楼顶看海上黄昏打发时光;在游乐场里伴随掉了半只隐形眼镜,排队2小时只为坐一场过山车;在宜家疯狂采购,收获感满满的回家布置新家;和同事开会碰撞想法到深夜,终于彼此启发并且收获了新知……

这个时候如果能安静下来静静等待,答案就会像小泡泡一样咕嘟咕嘟冒了出来。

然后再问自己,这些事上一次的发生的频率是什么时候呢……

这些点点滴滴的瞬间就是那些我们能够再次主导自己的情绪,并找回“闪亮的自己”的日子。时时刻刻的喜悦实在太难了,我们不妨先尝试按照天来计算,每个月至少找出一天自己感到发光的日子,然后是半个月,到每周,再到最后的两三天,总归会变成每一天。

那些焦虑的日子总会被我们自己闪亮的瞬间所滋养,可能在那时,我们的焦虑之上就会开出一朵花。

回到文章的标题,为什么总是会感觉到焦虑?因为大多数人时候我们没有找到人生使命,又将外界的反馈错误的设置成了自己的激励因素,这种因素既不可控,又无法保持稳定的增长预期。此外我们又将原本应该自我思考与观察的时间花费在了完成外界的任务上。

尝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去观察与思考,说不定可以找到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