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自己能始终看到更宽广的未来和使命。

前言:最近我在研究职业发展,想看看这个答案和我几年前做的职业分析答案是否一致。在做职业调查问卷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件似乎蛮恐怖的事情。和当初那个刚毕业刚工作的时候相比,我那种“想成去改变世界”的使命感有时候就开始悄悄变弱了。所以今天专门写一篇文章聊聊使命。

所谓使命,就是一种无论目前怎样过程怎样,都一定要实现的东西。使命感并非是愣头青一般地坚信“未来一定会变成那个样子”,而是在保持着对未来的希望与自我价值的认可的同时,向未来许下的诺言“我一定会让未来变成那个样子”。

从某种角度来说,它有一点盲目自信,就像是在某种程度上下了一个赌咒一样,不论发生了什么,我们都不愿意放弃那些许下的诺言。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生活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就无法明确知道自己应该是谁,应该做什么事情。同样,我们自然也不知道我们正在生存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想让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子。

试着和我一起回忆一下,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这个世界上发生了什么?

越来越多的撕裂,越来越多的纠缠,越来越多的迷茫。我们不再知道双方能否心平气地讨论,我们不再确定事情是否会重复翻转,我们不再相信美好的事情真的存在,我们开始对这个原本熟悉的世界越来越陌生。最终,我们开始怀疑这个世界运转的本质,怀疑生存的环境,怀疑自我,最终开始怀疑一切。

你是否会见过这样的想法“我不知道自己该做点什么,我没有目标,也没有明确的喜好与兴趣,更别说那些理想了。我只知道我很迷茫,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也坚持不下去,我也不知道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

我猜可能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吧。我曾经也试图就这个问题和身边的朋友聊聊,和我同龄或比我年幼的朋友对这个观点不置可否,比我年长的朋友们要么让我少想这些乱七八糟的,要么就用那一句“长大之后你就懂了”来回答我。

而我,想找到一个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改变这个现状。

从我毕业跑到深圳之后开始,我妈就老对我说“我们(爸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就是现在最大的诉求,现在即不指望你做出一番大事业光宗耀祖,也没想着你精忠报国为国家做出怎样怎样的重大期待,你只要需要对自己负责就行了。”

虽然听起来很宽慰,但是仔细想来,“对自己负责”其实也是蛮大的一个命题了。对自己负责其实就意味着“我必须要自己找到人生的方向和目标,做正确的事情,而且在这个方向问题上没有任何捷径,我们也不能借鉴他人的人生目标和发展轨迹,没有人可以帮得上忙,任何一个不亲身实践就收获的答案都是错的。我们必须自己去面对,自己解决,并且承担做出选择的一切后果。”

所以那些若干个失眠的夜晚和一把把掉下的头发,都不是没有理由的。

在想清楚人生的究极目标与意义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明确下目标是什么东西。不论是它被怎样称呼,被叫做“目标,兴趣,理想,梦想,志向,愿景,抱负,使命,人生的答案”亦或者被叫做“42”,本质上也只是在范围和强度上有不同的限制,核心都是基于“方向性”所提出问题——“你要去哪里?”。

在对客观世界与内心世界都有一定的了解后才能明确方向。

如同蒋老师说“今天不想做饭,找个地方出去吃吧”,我就得明确 ①附近有啥饭馆,②我俩想吃啥。同理,如果你想搞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那你也得明确 ①自己有哪些选择,②你想要什么。

这事就有的人喜欢打王者一样, ①先知道不同英雄怎么玩,②再知道自己很喜欢玩,这两件事加一起,这些人才能够从打游戏这件事上获得足够的快感。

但这个世界比游戏复杂多了。没有引导没有等级和经验值,没有等级和出装提示,本质上《地球 Online》这款“游戏”真的有点过于烧脑。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Q1. 如何了解客观世界?

“我想看看这个世界”,就能够帮你建立起对世界正确的认知。

当然了,这种“看看”同时涉及到深度和广度,到底是浮于表面,还是能挖掘本质,基于不同认知差距的选择所造成的结果也会天壤之别。灵修课程中老是说“每个人都会有与生俱来的强大天赋”,但其实也可能由于个人视野范围的狭窄,有的人医生都无法发现自己的天赋。

当你没目标没兴趣没爱好的时候,别只顾着在家里抱着手机刷抖音,多去外面走一走逛一逛(而不是在短视频里畅游世界),多去尝试新鲜事物,不断探索这个世界的迷雾,我相信目的地总是能出现的。

Q2. 如何了解内心世界?

而对于内心世界来说,需要能够建立起一套属于你自己的,不被外部世界所绑架的价值观,以及一套基于你自己的奖惩机制。

说实话,我们绝大部分人,这一生都在按照已有目标和规则框架中按部就班的生活。就像小时候我们努力学习直到考上大学,考上大学了要努力不挂科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大学毕业之后应该努力工作,直到最后结婚生子然后悄悄的死掉。

但我们其实更应该做的是明确自己的方向,在内心建立起一套与外界无关的规则,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然后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选择,不去在意外界的评价,也不被他人左右。

当然了,这一点和原生家庭,从小的经历都有关系。好的父母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充分的空间,让孩子逐渐明确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同时孩子还能自己去探索自我,而不是给孩子营造出一种不稳定的环境(比如老吵架,或者过分严厉),让孩子的能量都会用在与环境的对抗上,以各种方式反抗,来试图保全那个不成熟的自我,不被家庭或父母的意愿所吞噬。

这部分我就不发散了,你懂我意思就好。

回到最初的问题,怎样寻找人生目标,以及兴趣,理想,使命这些东西。

在最开始,我们没有钱,没有爱情,没有理想,没有安全。其实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得到的,但让我们连得到它们都失去信心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使命感。

我们要找回对个人生活的使命感。也就是说,我们要相信自己的重要性,要把自己当回事儿。这样,我们就会更注意细节,不会轻易做一些看上去已经放弃了自己的事。

也就是说,我们要把这破碎的、充满了难题的个人生活当成一件值得认真对待的事。重新建立责任,不因为一件事的失败而敷衍另一件事;要执着,不以“事事不顺”而干脆放弃治疗;要看重仪式,自己为自己赋予意义。不圆滑,不反讽,不邪恶。

我们也要找回对他人、对世界的使命感。我们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一些原则和事务需要我们付出,需要我们推进和建设。我们要相信美而反对丑,相信善良反对恶意,相信建设而反对破坏。相信简单通俗的美德,反对信口开河、言辞尖酸、对人暴戾。越是在价值观崩塌、世界破碎的时候,我们的使命感越重要。

有使命感的人不会轻易放弃,也更能抵抗暂时的撕裂、纠缠和迷茫。当我们知道自己将要成为什么,我们就会不那么在意自己现在是什么。当我们知道自己的使命没有完成,当我们知道我们自身还有很多需要增进的,知道这个世界还要许多需要修正的,我们就不会有时间坐着哀叹。

说通俗一点,使命感就是我们不愿意放弃的那个未来。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好在,你任何想要的都能实现,坏在,你必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