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没有做错,但可能会被产品和技术淘汰吧。

在2018年下旬那会,公司内部孵化了一个小项目,计划做一款基于微信的企业名片小程序业务,由于是向CEO负责的项目,整个项目的迭代速度,获得公司内各个部门响应的速度快得令人发指,按发哥的原话是“从来没有见过MT(市场总监)响应我们的需求这么主动又快速”。

虽然上线以及后续获得各个兄弟部门的响应都很棒,甚至我还说服花姐(人力资源总监)在公司内发全员邮件的形势推广小程序,在努力下几乎公司中高层都注册并且使用了名片小程序,并且我都一一做了用户回访和调研。但团队成员(包括宣发同事等)面对“暂时的喜悦”思维也开始发散,大家的关注点都聚焦在一些“局部细节”的用户体验上,比如某个页面的加载动画不够连贯,某个控件的显示效果偏差了1px等等。

最终,这款产品变成了一款普通,没有亮点,在茫茫小程序海洋中的沉默的一款普通小程序(当然,这是后话了 ) 。

作为产品经理,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除了要尽可能找到真实的用户需求,找到竞品没有实现的差异化突破点以外,必须要对产品的核心功能进行思考,我们充其量只能成为一个名片收发与推广的平台,想落实大老板心中“整合微信中商业关系链并成为微信中一个独家功能的愿景” ,确实太远了,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为什么这件事只有微信自己可以做”。

昨天恰逢企业微信3.0版本升级,草草看了下发布会的功能亮点,在我们设计小程序之初时的一些讨论点和功能设计也都在企业微信3.0中见到了对应的落地。

企业微信表达了希望用社交来降维反击钉钉和淘宝的决心,大致有这样5个方面:

  1. 在未来让更多的企业使用企业微信;
  2. 微信会变得QQ化,企业微信变得钉钉+淘宝化,甚至还会继续头条化;
  3. 微商官方化,只要你能在企业微信上沉淀流量,将比淘宝更便捷的卖货;
  4. 企业微信的出现,会让中国的SAAS行业变成一种与美国不同的形态;
  5. 微信即生态,在APP里出现过的机会,在企业微信里面会重复一遍;

其中,企业微信最重要的改变就是:从拉新变成沉淀,从2B工具变成了帮助企业2C的工具(对内让信息流转更加高效,对外来连接11亿微信用户)。如同张小龙在最开始说的那句话“如果企业微信定位于公司内部的沟通工具,它的场景和意义会小很多,只有当它延伸到企业外部的时候,它会产生更大的价值。企业微信后续想你的变化是基于一个新理念,希望它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成为企业微信的窗口,人就是服务,而且是认证的服务。

比如作为企业微信的最大竞品钉钉,核心就是作为一款IM工具提升内部沟通效率,虽然钉钉可能也想扩大也想对外,但是受限于自身的用户属性,大部分企业的客户并不使用钉钉,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之间的对接更多也会使用搭建微信群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为数不多的外部钉钉群,主要还是因为组织者并不想大家轻易的互加微信,也就是大家认为钉钉是妨碍大家走向社交了,可2B的背后还是一个个活生生的C,这一点无法改变。

而企业微信可以基于自己已经连接了无数人与企业,从而创造一个可信赖的机制,去帮助企业解决信任问题,员工离职客户流失问题,交易环节支付问题以及沟通的问题。

此外,基于拓客场景产生的资源问题,企业微信也希望通过资源分配来进行重新整合。在实际场景中,很多销售在拓客的时候使用的是个人微信,而当他们离职的时候,就将微信带走了(大量的在职期间的潜在用户也被一起带走了),有时候就算有CRM系统支撑,新的sales也基本需要重新与客户建立联系,浪费大量时间,这次新增加的分配离职成员客户与群聊的功能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用对外收款和企业支付来规范交易环节,用企业朋友圈来优化“二次触客”都是为了“让每一个员工成为企业微信的窗口,代表企业从而更好的开展业务”,毕竟客户(微信)在哪里,企业微信就应该在哪里。

那为什么我要说“运营人会被产品和技术淘汰”呢?也是从以下5点进行思考:

  1. 过去一个微信5000人,还要使用群控工具,现在企业微信官方提供群控(一些面向微信的群控软件可能会失效)、数据管理功能,将极大的提高运营人的效率,在以往工作中我们积累的“高效在多个群中进行互动的本领 ” 将会被取代,未来运营人必须走向精细化,数据化才行;
  2. 一些企业几百上千人的社群运营团队可能会被减少,原本基层运营岗位就缺乏对业务的思考,对管理半径的优化,随着技术的完善,工具会帮助运营的同学优化管理半径,那基层岗位也会随着这个过程过滤掉一批用户;
  3. 新方法对老方法的降维打击,在一些行业实名制或者高端群里,以前还能靠编造身份混进去的爆粉偷流量,而如果每个人都在使用企业微信,名称自带的小尾巴将会暴露一切;
  4. 持续对打击外链和诱导分享的管理会再一次优化获客流程,我们都能看出微信不欢迎过分打扰用户,但愿意帮助能够服务好客户的企业用好微信;

不过作为产品经理,其实我又觉得这是一件好事,销售和推广不再是决定性因素,产品能力又回到了核心,市场营销能力变得更加重要,毕竟在企业服务的应用市场中,大家只需要点一下,就可以开始试用,决策成本变得越来越低(但这一点并不足以抵挡销售话语权高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