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的宝贵生命
如果你热衷于去参与那些只要有电脑或者手机就可以凭借自己的主观进行回复,而不需要任何技术经验所积累的主题,你实际上就是在浪费自己的宝贵生命。
最近我很好奇的关注了由于香港一系列事件所导致的舆论甚至文宣走向,并且发现围绕事件全程出现了两种秉持完全不同观点看法的人群,这些人并不以所接受教育层次(中学生及以下,本科生,硕士博士生等),教育院校背景(国内外知名院校等),生活国家地区(大陆,港台,东亚,欧美等),年龄(十几岁至几十岁)以及其他各类属性有明显的划分但确又存在一定联系。出于本人的好奇心,以及愿意研究舆论传播的目的,我进行了一些细微的思考,如有思考不周欢迎进行交流。
严格来说,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愿意接触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一点可能受制于人的天性或者思想惰性的制约,但技术的发展确实有加强这一倾向的趋势。也是正因为契合了对这个现象担忧的社会心理,“信息茧房”这一概念在近几年逐渐被大众认可并被广泛使用。桑斯坦( 信息茧房概念提出者)认为,信息茧房将会导致视野偏狭和思想的封闭甚至极化,进而会加强偏见并制造出非理性的极端主义,直至侵害政治民主。
有一个通讯领域的专有行业名词叫做“信噪比 ”,它的本意是指在电子设备系统中信号与噪声的比例,但其实信噪比这个概念也适用于当今的互联网,日常生活甚至大多数传媒所存在的任一领域,上至时事政治,下至娱乐八卦。
互联网世界存在极其丰富的各类信号与信息,理论上借由不受限制或局限的自由网络,在接收全量信息后就可以理所当然的消除信息差。但在这种环境下所存在的环境噪声也会更加丰富,毕竟通过海量信息的储存与传输的网络媒介使得公众对信息的筛选难度层层递增,而且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很难得到保证。
在这种海量信息与噪声同时存在的情况下,要求人们保持有足够能力与大量的精力过滤噪声从而获取“真实的信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都是不现实的,不同人从互联网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差异极大。此外加之各类搜索引擎,人工推荐算法甚至人们自身的搜索喜好都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扩大了“信息茧房”的存在。当个体只关注自我选择的或能够愉悦自身的内容,减少对其他信息的接触后,久而久之便会像蚕一样逐渐桎梏于自我编织的“茧房”之中。
这一点在与网络话语权被剥夺(网络的信息流动造成了隐性的言论自由剥夺,即互联网没有主动给浏览者提供他们应当获得的内容,但人们意识不到需求这些内容)一起叠加后,就会导致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未必是坏事,积极的一面可以促进群体意见一致,提高群体的凝聚力,而消极的一面是放大了错误的判断和决策,不利于后期运作。
总结与扩散一下
- 在大众传播提供的信息面前,个人由于需要、习惯、信念、价值观、态度、技能等的差异而对信息做出不同的选择和理解;
- 在做出选择行为时,就必然受到选择性心理的影响,用户会依照个人的喜好对信息进行过滤和选择,以“保持集中的注意力和心理上的舒适感”;
- 在互联网提供的海量信息与噪声同时存在的状态下,任何人认为“我所信服的观点/我看到的事情才是真相”都有可能是片面甚至错误的;
- 在个人层面,“信息茧房”的存在会阻碍个人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个人对现实世界认识的失真;在社会层面, “信息茧房”的存在会通过群体极化引发网络暴力,对公共秩序造成破坏,信息壁垒促使社会分化,社会黏性的丧失,社会关系变得紧张,导致社会整体价值观的离散甚至缺失,妨碍现实社会基本共识的达成;
- 每一个单独的用户在互联网世界中都扮演着信息传播的主要接受者、参与者的双重角色,更是群体极化行为的主要参与者。我们应积极避免自身陷入信息茧房,不参与到群体极化行为中去,努力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
上述几个理论应该可以解释这一切事情传播,甚至背后人们秉持有不同观点的原因与逻辑。对于个人而言,我只是单纯的希望人们“少灌水,不要浪费生命”。
毕竟在无数通过主观进行回复与互动的过程中,不过是浪费完今天接着浪费明天,人生中一个又一个本来可以充满希望的明天就在这样的毫无意义的灌水中,灰飞烟灭。然后等你老了,内心只是充满了对这个社会的“不公平”的恨,却不记得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做过任何有意义的事。
信噪比这个比喻 很棒诶
噗,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拍破脑袋想出来的比喻